专利诉讼带来的意外收获
谁也不想到法院打官司,对被告而言,尤其如此。不过,当一次被告并不一定都是坏事,华为公司等“走出去”的企业对此深有体会。就在今年2月份,华为公司又成为美国“337调查”的对象。但这并不意味着华为公司又遭遇一伯坏事。
十几年前,入世为中国企业打开了通向海外市场的大门。最初,一些公司用较为原始的方法进行海外市场的公关:把能请到的海外运营商请到中国,不惜重金让对方了解自己企业的情况。这种情况后来发生了改变。2003年1月,美国思科公司在美国起诉中国华为公司及华为美国分公司侵犯其专利权。恰恰在那一年,华为公司的海外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亿美元。在笔者看来,某种程度上,思科公司的诉讼竟然帮了华为公司进军国际市场的大忙。
思科公司没有想到,它大张旗鼓地起诉华为公司,恰恰成了华为公司的活广告。许多之前不认识华为公司的运营商都开始与华为公司谈判商业事务。因为业界都明白,知识产权诉讼的背后,就是商业利益的博弈,华为公司产品的优异品质与成本优势才是让思科公司发动专利侵权诉讼的真正动因。
有业界人士认为,专利诉讼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阵痛,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必修课。事实上,这种说法的含义是,只有当你成长到对国际市场竞争对手具有足够威胁性时,跨国公司和行业巨头才会有兴趣找你专利上的麻烦。
当然,华为公司的那次收获或许是个例外。真正想把诉讼做成广告的,通常应该是原告。如果好好“包装”一下,一场原本专业枯燥的法律诉讼战,可能变成原告充满戏剧性与传奇色彩的新闻题材和广告素材。
不过,对一些被告来说,知识产权的价值只有在诉讼中才可能被真正发现。即使像微软公司这样的大企业,也是在吃了专利大亏之后才在专利申请上突飞猛进。20世纪90年代,很多公司频繁登门骚扰微软,声称其专利被微软侵权,要求微软公司缴纳专利使用费。可当微软公司盘点自己有哪些专利可以反击这些公司,以进行专利交叉许可,不至于缴纳过多费用时,却发现自己几乎是什么都没有。所以,每当有这样的公司派人来微软公司的时候,微软公司就要付钱,少的时候5000美元,多的时候有1亿美元。原因很简单,就是别人拥有的专利微软公司没有。因此,微软公司“知耻而后勇”,发奋图强,囤积专利,近年来几乎每年以3000余件专利申请的速度在增长,如今拥有专利已经超过2万件,竞争能力更是有目共睹,成为拥有专利最多的行业巨头之一。
事实上,专利诉讼还能激发被告的创新能力。稍加留意,人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一些专利诉讼中,被告可能表现出惊人的创新能力,在诉讼期间或者在收到侵权警告后的短期内,就快速找到了规避原告专利的技术方案,有时还能创造出新的专利,甚至技术效果更好。如果研究一下那些被告在发生专利纠纷后的专利申请状况,就会证实这不是猜想。
当然,这并不代表被告能将原告所有的专利都能绕过,有些专利是无法绕过的。而且,被告能够绕开原告的专利,有时的确不是因为被告具有多高的创新能力,而是由于原告的专利撰写的水平不高,以致于可以轻松绕开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以上均是专利诉讼带来的意外收获,如此,还不值得企业引以为戒吗?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作者:袁真富